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,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,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,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。10月18日,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“防范系统性风险与维护金融安全”平行论坛上,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及重点领域成为探讨重点。与会嘉宾指出,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在于正确履行金融功能,聚焦中小金融机构、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,则需完善资产配置策略,防止风险外溢。
1. 专业化服务:上虞股票配资平台拥有一支专业的团队,能够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的服务,包括股票配资咨询、资金管理、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。
聚焦金融功能,防止过度金融化
金融风险不仅关乎行业本身,其传导性还会波及到社会生产、生活等方面,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。
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认为,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在于正确的金融功能,要平衡好功能性与营利性的关系。他强调从四个方面来完善金融功能:第一,既要解除金融压抑,又要防止过度金融化。第二,要补短板、强弱项、固底板、扬优势。第三,要降低流通成本和融资成本。第四,要满足国民经济多样化的融资需求,做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。
德勤亚太首席战略与创新官谭瑞指出,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,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与金融稳定、金融开放和金融发展紧密相关。谭瑞表示,维护金融安全的三大支柱,即强化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、培养国际化的金融人才以及合理利用金融科技,同时注重专业服务机构在提供信息增信、顾问服务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。
完善资产配置策略,防止风险外溢
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,金融机构经营整体稳健,金融市场平稳运行,但重点领域金融风险仍然存在。近年来,中小银行通过合并重组、组建联合银行等模式进行改革化险。
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稳健。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6月27日曾撰文指出,24家主要银行评级一直优良,资产规模在银行业总资产中占比约70%,是我国金融体系的“压舱石”。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方面,人民银行分类指导、“一省一策”有序推进地方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工作。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化险,高风险中小银行数量已较峰值下降一半。
光大银行党委书记、行长郝成从强化金融功能性角度,分三个方面对银行风险进行了分析。第一,守牢流动性风险的底线,在实践中高度关注外币和境外业务资产负债管理,加强流动性风险的穿透性管理,关注流动性风险的新特征;第二,持续做好信用风险管理,把好守信的准入关、限额关和风险监测关;第三,加强关注声誉风险管理,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。
近年来,地方债务成为重要的金融风险。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李建军介绍,截至2024年6月,我国地方债务总规模约100万亿元,其中地方政府债券余额为42.23万亿元,城投带息债务余额为57.16万亿元。
地方债务风险与实体经济传递共振股票配资公司排名榜,为防范化解地方债务化风险,李建军建议,短期应从负债端、资产端、市场端着手,通过债务置换、资产处置、窗口指导等方式综合化债,长期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,提高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匹配性,优化地方政府职能,加强举债约束。同时,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,厘清政府与企业的关系,规范地方债市场;减少对当地金融机构的干预,阻断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影响金融市场定价和交易的行为,明确政府和市场的界限,有效控制系统性风险。在应对银行风险的传导方面,要善于利用银行间、地区间的不同风险承担效应,通过资产配置的方式实现跨地区的风险均衡。